物業管理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作者:孫心遠 更新時間 : 2022-12-29 瀏覽量:59
物業管理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物業管理中違法行為具體種類很多,涉及諸如民事違約責任、民事侵權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不同種類的物業管理法律責任,其具體的構成要件也各有一定差異。在一般情況下,法律責任的歸責條件由下列四要素構成。
(1)行為違法。法律責任一般是由違法行為的發生而引起的,因此,違法本身的構成條件,自然應當成為法律責任構成的基礎和必要的前提條件。
(2)損害結果。損害是指給被侵害方造成的利益損失和傷害。損害的形式主要有人身的損害、財產的損害、精神的損害和其他利益方面的損害。損害的范圍包括直接實際損害和喪失預期可得利益的間接損害。行為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性,給社會特定利益關系造成了危險或損害,并且危害結果達到了法律規定應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的程度,是構成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一個必要條件。在有些法律責任中,損害結果不是必要要素。
(3)因果聯系。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應當存在因果聯系。法律上的因果聯系不是一般的因果關系,而是指某種事實上的行為與特定損害結果之間的必然聯系。如果某項損害結果不是因某人的行為所必然引起的,則該行為人就不對該項結果負責。由于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多種多樣,有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之分,有一果多因和一因多果之分;因此在把物業管理法律責任歸于某一違法行為時,必須搞清楚違法行為與特定的損告結果之間的聯系,這對于行為定性、確定法律責任種類和大小具有重大影響。
(4)行為人心理主觀過錯狀態。過錯是指行為人實施行為時對自己的違法行為及其后果的一種心理認識狀態,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直接和間接故意的違法行為應負法律責任,重大過失的違法行為一般要負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在法律有明文規定下才須負刑事責任。對物業管理中的民事侵權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的歸責,大多數是采取過錯責任歸責原則。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購房者會在購房之前,和物業管理達成協議,用約定的形式,固定物業管理者和住戶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就是說,物業管理的責任常常是法定責任與約定責任結合。另外,技術規范所確定的責任份額大。這些技術問題,有的是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也有的是物業管理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技術要求或標準。這些技術標準、規范、要求成了確定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重要且大量的依據。最后,物業管理法律責任的種類繁多,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而且,這些責任在一項物業管理的違法行為中往往會合并存在,出現法律責任復合的現象。